科研星球

细数那些功能回复实验中会踩的坑

功能回复实验,或称为功能挽救实验、回补实验,是我们基础机制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,也是体现课题严谨程度,决定发文水平的重要标准。然而,对于很多初入基础科研门槛,尤其是研究生来说,功能回复实验的设计往往容易顾此失彼,甚至越绕越乱。

不恰当的功能回复实验不仅会破坏课题的科学性和逻辑性,还可能获得错误的结果,得出错误的结论,或错失重要的发现。因此,今天我们来说说,功能回复实验到底要怎么设计?



一、功能回复实验到底有什么用?
知其重要性,还得知其原理。
功能回复实验本质是什么?我们为什么要做功能回复实验?
其实,功能回复实验就是用来验证分子与分子、分子与通路、分子与表型之间特异性关系的方法,既能证明信号轴中各元素的上下游(或者是因果)关系,也能证明元素之间调控的具体作用方式。关键在于功能回复前后与相应的对照进行比较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:
A基因通过激活B通路提高增殖能力

如果把A基因敲降干预,则增殖能力不再提升,这属于单基因功能验证;

如果把A基因过表达干预,同时抑制B通路激活,增殖能力同样不能再提升,这就是功能回复。




二、功能回复实验的复杂性在哪里?
如果功能回复实验总是那么简单就好了。然而大多数情况下,事情可没这么简单。
究其原因,生物学中的分子调控是个网状,而非绝对线性的模式,因此单纯这样A→B通路→增殖表型的理想型独立信号轴往往不存在,更多的是会受到很多其它分子、因素的干扰。
你以为的调控是这样的:

640.jpg

实际上的调控是这样的:640.jpg

比如可能的干扰因素有:

除B以外的C、D、E通路也调控增殖,也可能是A的下游,但由于B的作用重要性高,即使A和B不在一条轴上,干扰A,同时干扰B也能获得功能回复应有的表型。这就会产生一种假象或者谬误。

因此,要排除一些干扰,证明这条调控轴至少确实是上下游调控关系,需要引入B通路中比较关键的节点分子B1。如果A和B1能直接作用,那么A通过B通路调控增殖表型的证据就更充分。




三、功能回复实验的“坑”还有哪些?
尽管我们完善了A→B1→B通路→增殖表型的信号轴模型,仍会有一些问题被忽略。
假设A的功能是甲基化酶,我默认A对B1的作用是DNA甲基化,并且证明了A能结合B1启动子,并对其进行甲基化修饰。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吗?

非也

还有其它可能性会导致A对B1的调控,而这在单纯干预A之后,再干预B1的功能回复实验中是无法体现的,比如A也可以通过调控C(假设是个转录因子)的甲基化,C再调控B1,间接影响B1的表达。

如何避免这类问题?

这就需要引入位点点突变的功能挽救实验。
如果已证明A通过DNA甲基化调控B1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过表达A,同时将A的甲基化位点修饰活性位点进行无义突变(功能自挽救),然后检测下游B1的表达量和通路、表型;
也可以通过过表达A,但突变B1启动子上的甲基化位点,消除A对B1的甲基化修饰效应,再检测下游的通路、表型变化程度,这样不仅能证明A对B1/B通路/表型的调控功能主要是直接的甲基化修饰,而且还能在检测结果不如意(比如通路、表型变化不大或部分回复)的时候快速发现问题,调整方向。

此外,另外一些“坑”:
① A不仅直接调控B1,还直接调控B通路中的B2;
② A不仅通过B通路调控增殖表型,还可以通过D通路调控;
③ A不仅有对DNA的甲基化修饰功能,也能修饰蛋白的甲基化;
……
这些不能排除的可能性均可以通过各种点突变的设计来一一排除。

下次再设计功能回复实验的时候,记得三个要点

一是假设中的上下游关系;

二是上下调趋势;

三是基于功能的点突变方法。

相信就能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,不会再乱糟糟一头雾水啦。


没有账号?